<strike id="ueauc"><s id="ueauc"></s></strike>

  • <ul id="ueauc"></ul>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醫學論文 > 藥學

    開題報告怎么寫(針灸推拿學)

    論文堡 日期:2023-10-20 21:28:11 點擊:397

    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本文將以中醫藥-針灸推拿學論文為例,為大家分享一篇開題報告的范文,標題是“平衡針治療肩周炎臨床療效觀察”,具體詳情如下。

     課題研究的初步設想(題目、研究的目的及意義、現已具備的科研條件、主要研究方法)及工作步驟時間安排(包括開題報告、課題研究、論文寫作、論文答辯等):
      題目:平衡針治療肩周炎臨床療效觀察
      主要研究方法:采用隨機對照試驗設計。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對平衡針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客觀評價,探討其理論依據,以便更好地在臨床上推廣。
      已具備的科研條件:基礎理論扎實,專業技能熟練,
      時間安排:開題報告(2011-2012)、課題研究(2011.1-2012.8)、論文寫作、論文答辯(2011.1-2013.5)     

      一、選題依據(包括研究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評述,并附參考文獻):
    1. 研究目的及意義
    本臨床研究目的在于通過隨機對照實驗,對平衡針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客觀評價,探討其理論依據,以便更好地在臨床上推廣。
    2.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肩周炎,中醫學根據其發病部位、原因、臨床表現的不同,又有“肩腳周痹”、“肩痛”、“漏肩風”、“鎖肩風”、“肩凝”等,是-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國內外文獻資料提示其發病率約占肩部疾患的42%,占骨科疾患的1%,國內文獻資料表明肩周炎在城市發病率約占總人口的9%。肩周炎好發于中老年人,造成日常工作生活的不便和痛苦,較嚴重地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中醫學中,本病屬痹癥范疇。多因年老體虛,風寒濕邪乘虛而入,致經脈痹阻;或跌仆損傷,瘀血留內,氣血不行,經筋作用失常而導致本病。針灸治療肩痛在《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針灸資生經》及《針灸大成》等著作中,均有記載。現代明確提到肩關節周圍炎的針灸治療首見于1954年。六十年代報道頗多,但以傳統的針刺法為主。近二十年來,幾乎各種穴位刺激療法被用于本病的治療,諸如刺血、針刺、艾灸、拔罐、穴位激光照射、熱針、穴位微波法、電針以及穴位注射等,為提高療效,還往往將二或三種方法結合運用。目前,針灸及各種穴位刺激法均有應用,臨床上針灸治療肩周炎多能取得良好療效。
    2.1 古代醫家認識
    2.1.1 病名認識
    肩周炎在古代又有“肩腳周痹”、“肩痛”、“漏肩風”、“鎖肩風”、“肩凝”等名稱。《內經》首先提出“痹證”的診斷,并把“肩背痛”和“肩前臑痛”歸為痹證的內容。《素問。痹論》對痹證的病因、發病、證候分類及演變均有記載,如“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于風寒濕之氣也”。其中,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又有“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清氣勝,陽遭陰,故為熱痹。”之說。中醫古籍中,將肩部疼痛為主而功能活動正常或影響較輕的稱為“肩痛”,《靈樞·經脈》:“肺手大陰之脈,……氣盛有余,則肩背痛風寒”。而將肩功能活動障礙以致上肢不能活動的多稱“肩不舉”,《靈樞·經筋》曰:“足太陽之筋,其病……肩不舉”。又有根據發病原因、年齡等特點稱為“漏風肩”、“凍結肩”、“五十肩”等。《針灸甲乙經》所載:“肩腳周痹,曲垣主之。肩痛不可舉,引缺盆痛云門主之”。
    2.1.2 源流研究
          祖國醫學很早便對肩周炎有了-定的認識,但受限于當時對疾病的認識水平,將肩周炎所引起的-系列癥狀歸入中醫學所獨有的“痹證”范疇。 秦漢時代對痹證即有-定的認識,《內經》對痹證的病因病機、分類等均有所記述。《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中,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又有“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之說。另按四時季節與所傷部位,又有“骨痹”、“筋痹”、“脈痹’、“皮痹”等之分。按病邪所侵犯的臟腑,則分為肺痹、心痹、肝痹、腎痹、脾痹以及胞痹等。《靈樞·賊風》篇認為痹癥的發病與外傷關系密切,傷后“惡血”停聚于肌肉筋骨之間,氣血運行阻閉,人體防御機能喪失,易受風寒濕邪侵犯,惡血與外邪侵襲則發為損傷痹證。在治療上,已有導引按摩、針灸藥熨及內服中藥等多種方法,如《呂氏春秋·古樂篇》主張“舞以宣導之”,即采取導引練功的方法治療。又如《素問·玉機真藏論》曰:“今風寒客于人……痹而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晉代,在診斷病名更加具體的同時,首次出現了有關肩周炎的描述。《針灸甲乙經》所載:“肩腳周痹,曲垣主之。肩痛不可舉,引缺盆痛云門主之”。該書還詳細描述了各種痹證的癥狀。這時期的治療,除突出針灸的作用外,其他治法除仍沿用《內經》時代的導引按摩、內服中藥外,還采用了“以藥熨之,摩以風膏,灸諸風穴”的綜合療法。隋唐時期,由于病因診斷學的發展,筋骨痹痛的診斷和審因論治方法都有了較大的進步......
    2.1.3 病因病機
          中醫將肩周炎的病因分為外因和內因兩方面:外因包括六淫、勞傷和外傷,內因包括肝腎虧損、氣血虛衰、內傷七情。
    外因
     (1)六淫  在肩周炎疾病,則多與風寒濕熱邪有關。《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又說陽氣勝者為熱痹。
    ......
     內因
    (1)肝腎虧損   肝藏血、肝主筋。肝具有貯藏血液和主筋肉運動功能,肝血充盈,才能使肢體的筋得到充分的濡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腎主骨、主生髓。因為腎貫脊骨而生髓,骨髓充盈于骨空之內,反過來營養骨體,以促其發育壯實。所以骨的生長、發育、修復、均依賴腎臟精氣的營養和推動。 五旬之人,由于肝腎虧損,肝血腎精不足,不能濡養筋骨。抑或長期勞損,或肩部露臥著涼,寒凝筋膜,而致筋骨運動不靈,關節伸屈不利,而致肩周炎的發生。《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大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在肝藏發生病變時,則筋病叢生,可發生筋瘓、筋軟和筋攣等多種病變。《索問·疾論》:“肝主身之筋膜,筋膜干,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瘓。”
    ......
    2.2 本病的現代中醫學認識
    2.2.1 中藥治療概況
    (1)中藥湯劑內服:
    向貴武[1]為探討中藥結合針灸療法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選取130例肩周炎患者,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兩組,治療組采用中藥結合針灸療法,對照組采用西藥療法。結果: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組治愈率42/65(64.62%),總有效率64/65(98.47%),對照組治愈率34/65(52.31%),總有效率53/65(87.69%),分別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中藥調理結合針灸療法治療肩周炎明顯優于西藥療法,值得臨床推廣。
    ......
    (2)中成藥治療
    郝真[14]為從丹萸通痹膠囊根治肩周炎的療效論述肩周炎的致病原因。98例肩周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8例,治療組50例。對照組口服萬通筋骨片,治療組口服丹萸通痹膠囊,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1%,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丹萸通痹膠囊對肩周炎患者有根治作用,毒副作用小,值得在臨床上進-步推廣運用。顧
    ......
    (3)中藥外敷:
    馮繼華[22]觀察中藥熱奄包對血虛寒凝型凍結期肩周炎的臨床療效的影響。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25例,單純給予推拿治療;治療組25例,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熱奄包熱敷治療。結果:治療后治療組癥狀及體征均有顯著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后2組肩部酸脹疼痛、僵硬及活動功能受限均有改善,但治療組的改善效果更優于對照組。結論:在單純使用傳統常規推拿手法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熱奄包熱敷治療血虛寒凝型凍結期肩周炎有較明顯的臨床治療效果,其療效優于單純常規推拿治療。
    陸曉[23]為觀察巨針配合手法松解、中藥熱熨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隨機抽取45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巨針配合手法松解、中藥熱熨治療作為治療組,另隨機抽取45例采用針刺肩三針法治療作為對照組。治療組3次/周,10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統計療效;對照組5次/周,10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統計療效。結果治療組痊愈24例,痊愈顯效率為93.3%;對照組痊愈8例,痊愈顯效率55.6%。兩組痊愈顯效率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巨針配合手法松解、中藥熱熨治療肩周炎在改善癥狀,提高痊愈顯效率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
    2.2.2 針灸治療概況
    1.取穴
    (1)近部取穴
    近部取穴是針灸治療肩周炎最重要的取穴方法。所取穴位主要有肩三針(肩髃、肩前、肩后)、臂臑及阿是穴等。該取穴法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取穴方法,臨床應用較多,故不贅述。
    (2)循經取穴
         史氏[33]等采取動態針灸配合循經遠端取穴治療手少陽型肩周炎50例 ,痊愈30例(60%),總有效率98%。高氏[34]經絡辨證與循經取穴治療肩周炎 ,若以肩前部疼痛為主,后伸疼痛加劇者,病在陽明經。針剌陽陵泉、合谷.針施瀉法。若以房外側肩囂、肩髂處疼痛為主,三角肌壓痛、外展疼痛加劇者,病在少陽經。針刺陽陵泉、落枕穴,針施瀉法。若以肩后側疼痛為主.肩內收疼痛加劇者,病在太陽經.針剌陽陵泉,后溪穴,針施瀉法。共治療68例,治愈率95.6%,總有效率100%......
    2.3 現代醫學對肩周炎的研究概況
    2.3.1 病因
        肩部原因:①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是基本因素;②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是主要的激發因③上肢外傷后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④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后因治療不當等[82]。肩外因素: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肩周炎按形成原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肩關節是人體全身各關節中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其關節囊較松弛,關節的穩定性大部分靠關節周圍的肌肉、肌健和韌帶的力量來維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應較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肩關節在生活中活動比較頻繁,周圍軟組織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磨擦擠壓,故而易發生慢性勞損并逐漸形成原發性肩周炎。
    2.3.2 治療
    2.3.2.1 溫熱式低周波  李偉[72]應用關節松動術,溫熱式低周波療法對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關節功能障礙療效。方法將120例肩周炎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60例,對照組60例,對治療組采用關節松動術,溫熱式低周波療法治療,自我功能鍛煉的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超短波、針灸,自我功能鍛煉的方法進行治療。結果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1.7%,對照組的有效率為60%,兩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肩周炎患者采用關節松動術,溫熱式低周波療法治療能明顯減輕疼痛,關節活動功能有效恢復正常,病人痛苦少、療程短、見效快、易接受,有推廣應用價值。王金星[73]采用溫熱式低周波配合手法治療肩周炎 2 16例 ,取得滿意療效。
    ......
    參考文獻:
    [1]向貴武.中藥結合針灸療法治療130例肩周炎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2,4(01):65-66.
    [2]常修河,楊道森,趙惠.中藥配合針刀治療肩周炎68例臨床療效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08):1247-1248.
    [3]隋海江,龐永生.手法按摩、針罐配合中藥治療肩周炎40例[j].生物技術世界,2012,52(03):12-14.
    [4]鄭麗萍.中藥配合針灸治療肩周炎50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30):19-20.
    [5]郭紅梅.中藥配合針灸治療肩周炎40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9(27):173.

    關閉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掃一掃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 午夜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夫妻免费无码V看片|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