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復工復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風險評估

本文是一篇醫學專業畢業論文范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源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者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
隨著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戰役的不斷推進,2020年2月中下旬開始,我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入最關鍵階段,全國上下在全力抗疫的同時,也多措并舉加快推動有序復工復產。中國推動工業生產和商業活動重回正軌,不僅可增強世界對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也能為全球經濟注入希望和動力。2020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求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但復工復產必然帶來人員接觸機會顯著增加,給用人單位疫情防控帶來巨大挑戰。為防止復工復產單位傳入并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必要對傳入、傳播和擴散的主要風險因素和風險路徑進行查明,及早采取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措施。
1 防控風險點
復工復產用人單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風險點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用人單位外部環節,關鍵風險點為外地職工返回工作地、上下班途中、下班回到社區以及出差環節;二是用人單位內部環節,關鍵風險點為職工集中辦公、集中用餐、集中會議,集體宿舍以及其他人群聚集性的生產生活活動等導致的聚集性風險。用人單位外部環節風險直接影響用人單位內部風險,控制外部風險可以大大降低內部風險。
1.1 用人單位外部環節
1.1.1 職工外地返回工作地環節
因為我國用工形式多樣,當前較多用人單位職工來自五湖四海,多數職工因春節假期在復工前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隨著用人單位通知復工,他們又從各自家鄉乘坐公共交通(飛機、高鐵以及市內交通等)或自駕返回工作所在地,有些職工家鄉還屬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區,所以這部分職工無論是在各自家鄉還是返程途中皆有可能成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如果復工復產單位不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或無癥狀感染者合理處置,繼續讓這些職工參加工作,極容易造成復工復產單位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嚴重的可能導致疫情聚集性暴發。如果任一單位出現確診患者,除確診患者需要隔離治療外,還將導致該單位其他職工或居家隔離或定點醫學隔離,從而導致用人單位繼續停產停工等不利后果。如廣州某寫字樓員工復工出現確診病例全公司隔離;北京某公司一員工復工 9 d 后確診,66 名同事被集中醫學隔離,200 多名同事被居家隔離;湖北、山東、浙江三個省的 5 個監獄因獄警去過疫區成為患者或為無癥狀感染者,未經妥善處置繼續上班,與監獄罪犯接觸后發生了罪犯感染暴發疫情。
1.1.2 職工上下班途中環節
不管是外地職工還是本地職工,上下班途中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接觸的人員也很復雜,尤其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型城市,多數職工都是采用乘坐地鐵、公交、出租車等交通方式上下班,加上外來人員較多,無法確定上下班途中接觸的陌生人是否為無癥狀感染者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所以也存在較大風險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1.1.3 職工下班回到社區環節
一方面,職工由于上班過程接觸同事或訪客,上下班途中接觸陌生人,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的職工回家后容易將病毒帶回家中,傳染給家里人。另一方面,職工在社區生活,外出就餐、家庭聚會、外出購買生活用品、收發快遞等日常生活活動導致的人群聚集性,也存在一般接觸風險。
1.1.4 職工出差環節
如果職工出差去外地,可能出差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如飛機、高鐵、市內交通等容易接觸新型冠狀病毒而感染,也可能在出差公務活動中如會見客戶、參加會議、培訓、合同談判等活動接觸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1.2 用人單位內部環節
1.2.1 人員聚集性場所環節
一是集中辦公場所,很多用人單位采取大空間、敞開式集中辦公,辦公桌距離近無實墻隔開,交流談話、打噴嚏、咳嗽時容易產生污染的空氣影響他人。二是集中就餐場所,單位如果自辦食堂或有集中就餐場所,職工集中就餐時會因吃飯、交流談話、咳嗽、打噴嚏等產生污染空氣影響他人,也可能共用污染餐桌、餐椅和餐具而發生交叉污染。三是會議室,由于空間局限,人員集中,參會人員距離較近,討論問題、交流談話、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污染桌椅等導致疾病傳染。四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車間,由于生產車間生產工位密集,無隔離措施,車間內空氣流通不暢,交流談話、咳嗽、打噴嚏都可能發生交叉感染。五是員工集體宿舍,部分有集體宿舍的用人單位集體宿舍人員密集,接觸時間和環節都較多,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較高。
1.2.2 共用設施物品環節
一是門衛,所有員工以及外來訪客進入用人單位都要經過門衛,因交流談話、接觸污染的公用設施或物品有可能發生感染。二是公共衛生間,可能因共用衛生間、洗手池、水龍頭、門把手等而發生交叉污染感染。三是電梯間,可能集中乘坐電梯,由于電梯空間狹小,空氣流通不暢,人員密集,共用電梯按鈕等發生交叉污染而感染。四是其他共用設施物品,如門把手、辦公用品、生產用具等容易發生交叉感染。
1.2.3 外來訪客接待環節
不同的用人單位,外來訪客可能包括客戶、政府監管或業務指導人員、快遞人員、送貨人員等。由于外來訪客健康狀況未知,他們來單位的途中接觸人員未知,所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入和傳播的風險也較高,也應引起高度重視。
2 風險防控
2.1 明確風險環節,落實防控策略
用人單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必須把好兩道關口,第一道關口是用人單位的外部環節,嚴防輸入性風險,第二道關口是用人單位的內部環節,防止疫情內部擴散。第一道關口是關鍵的關鍵,第一道關口做好了,第二道關口的壓力就會輕很多,但是一旦第一道關口突破,內部環節風險將急劇上升。因此,為預防意外,用人單位既要防控外部環節也要防控內部環節,任何環節都不能疏忽。
2.2 強化疫情排查,落實疫情報告
在前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抗擊疫情過程中通過排查發現了大量的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對防控疫情起到了極大的積極作用。復工復產用人單位要在職工復工前了解職工復工前去過哪里,什么時候返回,是否接觸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是否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是否按照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完成隔離措施等等。排查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按照屬地管理要求報告并妥善處置。另外,復工職工也要履行主動告知義務,如實報告旅行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況,按照屬地管理要求根據不同情況接受定點醫院治療、定點場所隔離或居家隔離措施等。疫情排查絕不允許搞形式主義,要應查盡查,應報盡報。
2.3 加強重點環節監測,做好各節點風險管理
2.3.1 加強用人單位外部控制,嚴防輸入性風險
一是控制外地職工返回引起的輸入性風險,用人單位要事先了解外地職工近期健康狀況、疫情發生地居住史和返回工作地交通方式等信息。如果外地職工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應暫緩出行并報告用人單位負責人,盡早到當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來自疫情發生地暫未返回工作地的職工,勸其留在原居住地,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已返工作地,但有過疫情發生地居住史或旅行史的人員,要求其向企業負責人報告并進行抵工作地后14 d醫學觀察,確保身體狀況良好后復工。用人單位要協助社區摸排人員報告信息,外地職工也有義務告知工作地社區排摸人員疫情發生地居住史、返回工作地交通方式,乘坐公共交通的應如實告知航班號、車次以及具體乘坐位置、日期等信息,并主動接受工作地的隔離要求。外地員工較多的用人單位可以借鑒浙江、廣東等省企業定向包車(包機)等方式回工作地。
二是控制職工上下班途中可能的風險,盡量選用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等方式上下班,盡量不搭乘公共交通,如果必須搭乘公共交通,必須全程戴好防護口罩,避免和減少與他人攀談聊天,與他人保持1 m以上的距離,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衣服遮掩口鼻,避免接觸交通工具的把手等物品,下車后及時用肥皂、洗手液或香皂洗手,或用含酒精免洗洗手消毒液消毒。同時,用人單位在滿足單位自身業務工作和生產任務的前提下建議盡量錯開上下班高峰上班。
三是盡量降低職工下班后的社區感染風險,職工回到家中脫換外衣,放在固定位置,摘掉口罩時,手不要觸摸口罩外層,按垃圾分類棄置垃圾袋后及時洗手、洗臉,可使用消毒濕巾或酒精擦拭手機和鑰匙等常用物品。回到家后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禁止不同家庭、朋友聚餐和其他人群聚集性娛樂活動。
四是控制職工出差引起的風險,疫情期間盡量不要安排職工出差,尤其遠距離目的地的出差,禁止疫區目的地出差,如必須非疫區目的地出差需要評估出差時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風險,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盡量做好個體防護,旅途全程佩戴防病毒口罩,盡量減少與人員面對面交流的時間與機會等。
2.3.2 狠抓用人單位內部落實措施,避免聚集性風險
一是落實上班前風險管理措施,職工上班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進入廠區、車間、辦公室等工作。若出現發熱、乏力、干咳及胸悶等可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狀的人員,應主動戴上口罩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就診時主動告訴預檢分診的醫務人員和接診醫生是否有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行史,以及發病后接觸過的人,并配合開展相關調查。用人單位要關心幫助身體異常人員,做好心理疏導以及家屬、醫院溝通等后勤保障工作。
二是落實聚集場所的防控措施,食堂、集中辦公室、會議室以及電梯間等屬于人流頻次多或人員聚集的場所,尤其要注意防護。保持辦公場所室內的通風換氣,消毒清潔公共區域(電梯間、食堂、會議室)和部位(按鍵、水龍頭、開關、電話、復印傳真機等)。盡量避免開會,建議視頻會議或線上會議,如必須開會,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會議期間全程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 m以上,會議過程中如需飲水,建議飲用瓶裝水或使用自帶水杯、一次性紙杯,會議結束后,場地、家具須進行消毒。盡量使用樓梯上下樓層,使用電梯時全程佩戴口罩,盡量避免裸手按鍵,可以使用紙巾或者佩戴一次性手套按鍵,裸手按鍵后及時洗手消毒。加強餐廳通風和預防性消毒,可采取分時段就餐,分開就餐,提供盒飯或者就餐時避免面對面,盡量與人保持1 m以上安全距離。鼓勵員工自帶餐食和餐具,盡量避免外出就餐,如確實需要外出就餐時,在用餐前一刻摘下口罩,快速就餐不閑聊,用餐結束及時戴上口罩,餐前餐后及時洗手。勞動密集型企業應合理安排生產任務,生產期間加強車間內通風排毒與生產設施、生產環境消毒并做好個體防護。
三是落實來訪人員的防控措施,企業安保人員工作時必須佩戴好口罩,并認真詢問和登記來訪人員狀況,進行體溫檢測、詢問有無疫區接觸史和發熱、咳嗽、呼吸不適等癥狀。無上述情況,且體溫正常,方可進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接待來訪的人員及來訪者雙方均須佩戴口罩。
四是落實特殊人員管理,接觸有毒有害用人單位職工除了采取上述防病毒措施外,應結合自身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綜合選用既能防病毒又能防崗位上的其他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個體防護用品。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工應開展職業健康檢查,考慮到疫情期間職業健康檢查存在感染病毒的風險,建議盡量不要新招員工,老職工的職業健康監護可以延遲開展。無獨立辦公場所的用人單位,如商務樓宇職工還應遵循出租辦公場所所在物業關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相關規定。
2.4 壓實防疫主體責任,提升各環節防控水平
用人單位負責人應充分分析本單位疫情風險環節,根據本單位疫情風險特征制訂針對性的復工復產工作方案,明確部門、人員職責,防疫物資儲備種類、數量、使用范圍,人員排查、隔離、就醫、正常上崗標準,環境與物品消毒范圍、方法以及生產、會議、就餐方式等內容,針對制定的方案要進行反復演練,驗證方案措施的有效性,及時修正無效或低效的方案措施。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