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類論文開題報告模板范文「優選范文」
論文堡
日期:2023-10-22 20:46:38
點擊:735

經濟類論文開題報告模板范文怎么寫?本文將以經濟類論文為例,為大家分享一篇開題報告的范文樣本,標題是“低碳經濟下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效率評價”,具體詳情如下。
一、論文開題報告基本框架
論文開題報告一般由以下八個部分組成(每個院校都有固定的開題報告模板,可能有所差異,大家可以參照各自學院的要求進行寫作)。具體內容如下:
1.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2.研究目標及內容
3.研究方法
4.論文大綱
5.技術難點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6.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
7.論文工作計劃
8.參考文獻
經濟類論文開題報告
二、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氣候變暖、世界能源危機等問題的不斷嚴峻,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受到了嚴重威脅,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應運而生,并迅速成為各國政府和學術界人士的關注熱點。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 年全球 co2 排放量為 331.43 億噸,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的 co2 排放量達到 95 億噸,占全球 co2 排放量的 28.66%,是世界上碳排放量的大國之一,而導致我國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原因是我國的能源結構一直以煤炭等化石能源為主。由此可知,我國要在 2030 年前實現 co2 排放達峰,且在“十四五”時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co2 排放分別降低 13.5%和 18%,依然存在較大的壓力和困難。
在我國,交通運輸業在六大行業中碳排放總量僅次于工業,是我國第二大 co2 排放部門,而最需要交通運輸支撐的物流業被列為高耗能、高污染產業[1]。物流業連接國民經濟活動中各個環節的紐帶,物流業的高質量發展對于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已經從 2013 年的 197.8 萬億元增長到2019 年的 298萬億元,物流業總收入由 2014 年的 7.1 萬億元增長到 2019 年的 10.3 萬億元,物流業發展呈現出中高速發展態勢,是國民經濟的“第三方利潤源”。然而,由于我國物流業的發展一直是采取高投入來換取高產出的粗放型模式,導致了能源消耗大、碳排放嚴重和物流業效率低等問題,對于物流業的轉型升級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低碳、高效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物流業的發展趨勢[3]。
物流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環境的影響,而經濟的發展趨勢又與國家戰略息息相關。2015 年,國家正式發布文件圈定了我國“一帶一路”沿線的 18 個省份,并且明確了這些省份的重要地位,“一帶一路”作為我國新時期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格局的大戰略,是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的中流砥柱,“十四五”也提出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而物流業是實現“互聯互通”的基礎[4]。在十九大中也指出,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正由高速向高質過渡,物流業也要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這就對我國物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省也紛紛響應國家號召,制定了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比如福建省提出,要大力營造對于物流業發展有利的政策環境,全力將物流業打造成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的新興主導產業,盡快完成“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同時,甘肅、云南、上海等地也相繼出臺政策扶持物流業的發展,這充分說明各地對物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
基于以上背景,建立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業系統對我國“一帶一路”省域顯得尤為重要。這 18 個省份的物流業投入資源是否被完全利用?物流業效率與能源消耗及其產生的二氧化碳之間的關系如何?各省份物流業效率是否在不斷上升?地區 gdp、政府 r&d 經費投入和互聯網普及率這三個外部因素,是否影響、怎樣影響當地物流業的效率?為了探究這些問題,本文以低碳經濟為背景,首先采用三階段 dea 對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時間截面的靜態效率進行測算,然后運用 malmquist 指數法測算其隨時間變化的動態效率,將靜態與動態效率評價結合分析,為這些地區物流業效率的提高提供有效意見,提出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發展的產業路徑選擇。
1.1.2 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低碳經濟理論發展至今,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物流業作為一個集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流通加工和包裝于一體的新型復合產業,已經成為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在其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運營成本高、從業人員素質低、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嚴重,已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學者對于物流業效率評價體系已有一定的成果,但在評價模型中,將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等低碳指標納入評價體系的研究還較少。本文從低碳經濟視角出發,結合當下“一帶一路”戰略,以其沿線省域為研究對象,建立相關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實證分析,不僅豐富了當前的評價指標體系,而且能夠促進這些地區物流業的低碳化發展,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2)現實意義
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發展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嚴重影響了各個省份間的經濟往來和物流業相互合作。本文采用三階段 dea 法,不但將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指標納入評價體系,還將地區生產總值、政府 r&d 經費投入以及互聯網普及率等外部因素考慮在內,從靜態角度評價了在時間截面上的效率水平;其次,采用 malmquist 指數法,從動態角度分析了各地區物流業隨時間變化的動態趨勢,動靜結合,更全面的對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各省份物流業效率進行評價分析,并以分析結果為依據,針對各省提出相應的改進辦法。總之,本文對我國“一帶一路”沿線省域物流業的低碳發展提供了科學有效的依據,對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
三、研究內容
第 1 章:緒論。這一章從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入手,通過分析總結國內外研究現狀,對本文的研究內容和方法進行說明,并提出本文的創新點。
第 2 章: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本章介紹了低碳經濟、低碳物流、物流業及物流業效率的概念與理論,并且分析了低碳經濟與物流業效率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 3 章: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通過計算我國“一帶一路”省域 2013-2019 年的物流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探究各個省份物流業發展水平與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同時,也為后續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第 4 章:低碳經濟下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效率評價。本章作為論文的核心部分,分為靜態效率評價和動態效率評價,首先,介紹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模型的選取;其次,闡述評價指標的選取原則、指標體系的建立和評價數據來源;再次,運用三階段dea 方法,剔除環境變量對效率值的影響,對比分析第三階段和第一階段的靜態效率值;最后,利用 malmquist 指數法,實證分析低碳經濟下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效率的動態變化情況,并找到動態變化的原因。
第 5 章:研究結論、政策建議、不足與展望。總結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的發展情況,從總體和地區兩方面提出建議;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處和未來展望。
四、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閱讀與低碳經濟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效率評價相關的國內外研究文獻,總結現有研究中的分析結果以及觀點看法,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 三階段 dea 法。以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為研究對象,選取 2013-2019 年的投入、產出指標,通過構建三階段 dea 模型,測算得出低碳經濟下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效率,即靜態效率,并且分析比較第一階段與第三階段效率值的差異。(3)malmquist 指數法。通過 malmquist 指數法測算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效率動態變化情況,并將 malmquist 指數分解,找到動態變化的具體原因。
(4)歸納分析法。總結歸納國內外研究結果,結合我國物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各個地區的優劣勢,對提高我國物流業效率提出指導性建議。
五、研究結論
本文的研究結論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從能源消耗和 co2 排放量方面來看,2013-2019 年間,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能源消耗量處于不斷上升狀態,但能源強度呈現下降趨勢;co2 排放量在2013-2017 年上升,2017-2019 年下降,但碳排放強度在一直呈下降趨勢。7 年來,廣東一直是 17 個省份中能源消耗量最大、co2 排放量也最高的地區;而青海和寧夏能源消耗量較小,但是能源強度和碳排放強度相對較高,說明這兩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其次,遼寧、黑龍江、上海、海南、云南、青海和新疆 7 個地區物流業碳排放強度居中等水平;內蒙古、吉林、浙江、福建、廣西、重慶、陜西 6 個地區的物流業是 17省份中碳排放強度相對最低的地區,說明這些省份物流業發展已經走上低碳化。
(2)從靜態的效率評價結果來看,內蒙古、遼寧、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的低碳物流業效率均處于有效狀態,表明這七個地區物流業投入達到了最佳的產出;陜西處于 dea 無效率的邊緣,要想達到有效,對其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進行微調即可。此外,吉林、黑龍江同時受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的影響,重慶、云南、新疆主要是由于純技術效率過低導致 dea 無效,這些地區要努力提高技術水平;海南、甘肅、青海、寧夏主要受困于規模效率的過低;而且,這些省份的效率值受到環境影響較大,其中,環境因素和隨機因素對黑龍江、重慶、云南、陜西、甘肅對這 5 個省物流業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產生負面影響,對吉林、海南、青海、寧夏、新疆這 5 個省份的效率值產生了正向影響。
(3)從動態的效率評價結果來看,近年來隨著技術的創新進步,我國“一帶一路”省域物流業低碳化運作水平正在逐年上升,而且全要素生產力指數的變化跟技術變化趨勢基本保持一致,受技術效率變化值影響較小,比如內蒙古、遼寧、上海、浙江、廣東、廣西這 6 個省份各個時期內的技術效率變動指數都是 1,全要素生產力指數的變化主要受到技術變化的影響。從平均全要素生產力指數來看,內蒙古、遼寧、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重慶、云南、陜西、甘肅、青海 13 個地區大于 1,表明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的改善,對這些地區的物流業生產水平具有明顯的提升作用;而吉林、黑龍江、寧夏、新疆 4 個地區的全要素生產力指數小于 1,這四個地區關注的重點在技術效率變化,其中規模效率占主要原因。
六、論文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進一步熟悉畢業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確定并上交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論文答辯
以上是經濟類論文開題報告模板范文怎么寫的相關內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論文寫作資料,可以隨時在本網站查閱,如果想尋找論文寫作幫助,可以在線咨詢。
相關文章
教育理論新增
教育理論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