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最佳范文
論文堡
日期:2023-11-03 20:53:42
點擊:666

本文是一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研究階段主要是指我們選題從思考階段到論文成熟,這個部分我們一定要細化,各個階段干什么,目的明確且應呈現什么樣的成果;階段分工要明確,在各個階段具體由誰負責、由誰處理相關事項;階段時間分配要合理,有步驟、有計劃的實行。(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開題報告,供大家參考。
課題名稱: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農產品營銷模式創新研究
1、選題意義和背景。
1.1研究背景: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會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領導的國家和政府對2014年、2015年召開的兩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重視,這為我們傳遞出了一種信號一互聯網和各產業進行有機融合勢在必行。對于一個農業大國的中國,農產品供給由短缺轉為區域性過剩、結構性過剩及產能過剩,此時農產品營銷在解決過剩問題上顯得極其重要,而傳統的營銷模式日益顯現出其局限性,所以如何將互聯網與農業產業有機融合成為函需解決的問題。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重要講話中總結到: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實現“十一連快”,農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進展。可見,我國對“三農”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仍缺乏對農產品銷售市場的系統研究。農產品需求和供給的基本矛盾,小農經濟與大市場流通的主要矛盾,使得國內外學者們從多領域、多學科角度開始了對農產品銷售市場的研究。但國內學術研究仍停留在對政府政策探討與農產品供給系統的研究,對農產品銷售市場、營銷渠道、營銷工具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因此基于我國“三農”現狀,對農產品銷售市場和營銷模式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1.2研究意義:
1.2.1理論意義互聯網盛行的今天,傳統的農產品營銷理論己不能很好地指導農產品營銷實踐。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發現國內對農產品營銷模式的研究相對較少,尚未形成系統化的理論。
1.2.2實際應用價值首先受益者是農民。因為農產品營銷模式的創新,可以加快農產品的銷售,減少庫存,降低農民的損失,營銷環節的減少,使其成為真正的受益群體。不僅能讓農民在收入上有“獲得感”,更能使得農民認為從事農業也是一種體面的職業。
其次,對于大眾消費者來說,由于農產品流通渠道的縮短,他們能以較快的速度用相對便宜的價格購買到安全的農產品。
最后,從國家層面來講,農產品營銷模式的創新,有益于新農人的培養,從而改變傳統觀念下的種植管理、銷售方式等,提高農產品品質,加快農產品的流通。農民富起來了,整個農村也就會發展地越來越好,能進一步加快實現中國夢的步伐。
2、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2.1論文綜述:
雖然農業看起來似乎離互聯網最遠,但在發達國家,他們高度發達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發展成熟的互聯網技術加快了農產品營銷模式的創新,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常態。在互聯網環境下,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市場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己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穩定的互聯網+農業的營銷模式。占世界人口總數比例不到5%的美國卻為世界人口提供三分之一的糧食;就連發展中國家以色列也不例外,在過去25年的時間里,農業產量提高了17倍……正如以色列前總統西蒙佩雷斯所說“真正的農業,95%靠科學,5%靠耕種”,這充分證明了隨著科技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農業”的潛力是巨大的。
2.2理論基礎:
2.2.1市場營銷理論:
市場營銷,是20世紀20年代左右出現的一種新型經營方式。由于當時美國等國家農產品生產過剩,相關專家學者意識到農產品營銷的重要性并開始研究。
社會和經濟的迅速發展,致使市場總體趨勢供過于求,消費者有了選擇的空間,進而帶來生產者之間銷售產品的激烈競爭。此時,生產者也意識到必須轉變傳統的經營觀念,將營銷理論付諸實踐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這意味著市場營銷理論從個別發展到了一般。目前,市場營銷是以顧客為中心,根據顧客所需私人定制產品,以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實現產品銷售的關鍵在于準確定位目標市場的需求,且較競爭對手更加有效地將產品或服務輸送給目標市場。
2.2.2 4p營銷理論:
1960年,美國密歇根大學杰羅姆。麥卡錫教授在《基礎營銷學》中提出4p理論,即產品(product )、價格(price )、渠道(place)和促銷(product )4p理論奠定了營銷管理理論的基石,無論市場各種不確定因素如何變化,關于營銷領域的創新都離不開4p理論。該理論要求企業注重研究產品的功能,生產有亮點、有賣點的產品;對產品采取合理的價格策略,包括品牌定價、差別定價等定價方式;利用互聯網,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生產或加工企業直接將產品銷售給顧客,或經過中間商銷售產品;通過采取折扣、滿減、買贈等銷售行為刺激消費者消費,從而保障營銷全流程活動的順利完成。
3、參考文獻。
[1]李克強。政府工作--2015 年 3 月 5 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n)。人民日報。2015-03-17(01)。
[2]陳二厚,王宇。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李克強作重要講話 張高麗出席。新華社。2014-12-13.
[3]陳雪頻。定義互聯網思維[j].上海國資,2014,02:70-71.
[4]夏青。用互聯網思維做農業[j].農經,2014,z2:26-30.
[5]dan senor,saul singer.start-up nation:the story of israel’s economicmiracle[m].new york:grand central publishing,2009.
[6]李福艷。 從麥卡錫營銷學 4p 理論談第三方物流行業的發展策略[j]. 商業經濟研究,2015,17:41-42.
[7]王茹。我國農產品市場營銷模式創新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
[8]孫劍,李崇光。論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系統模式創新[j].商訊商業經濟文薈,2003.
[9]李鵬敬。“互聯網+”視野下發達國家農產品營銷模式研究[j].世界農業,2016.
[10]徐蓁。國內外有機農產品營銷模式比較研究[j].世界農業,2016.
[11]孫劍,李崇光。論農產品營銷渠道的歷史變遷及發展趨勢[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2:18-20.
[12]李春成,李崇光。農產品營銷渠道發展對策探討[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
4、論文提綱。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徑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互聯網+與互聯網思維
2.2 理論基礎
2.3 農產品市場營銷研究現狀
第三章 我國農產品營銷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我國農產品營銷現狀
3.2 我國農產品營銷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章 農產品營銷模式分析
4.1 我國農產品營銷模式分析
4.2 國外農產品營銷模式分析
第五章 農產品營銷模式創新與應用
5.1 供應鏈營銷模式
5.2 全產業鏈模式
5.3 永和紅棗營銷模式構建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局限與展望
5、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1)文獻研究法
通過查看大量有關農產品營銷渠道、營銷策略、營銷模式及紅棗營銷情況等相關文獻,在當前環境下,認真分析現已有的理論研究成果,剔除過時的,盡可能全面的將所研究方向的內容進行整合,然后進行思考和創新,為農產品營銷模式創新研究準備必要的資料。
2)比較研究法
該研究方法作為輔助研究方法,對國外發達國家農產品營銷模式和我國農產品營銷模式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進行分析。結合我國農產品營銷現狀,總結并借鑒國外農產品營銷的經驗,有效指導我國農戶或涉農企業進行農產品銷售。對我國農產品營銷模式優缺點的分析,為提出農產品供應鏈營銷模式奠定了基礎。
3)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法
對紅棗消費者市場進行問卷調查,對收回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摸清紅棗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市場的特征,并為構建永和縣紅棗模式提供調研數據支撐。
4)swot 分析
選取永和紅棗作為一種具體農產品,對其進行 swot 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出適合永和紅棗的營銷模式。
6、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品質和服務要求也日益嚴格,農產品營銷理論跟不上農產品的營銷實踐,而農產品營銷又在產品的生產、交易、銷售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我國農產品營銷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營銷觀念滯后
2)農產品營銷基礎投入不足
3)農產品信息傳遞范圍依然有限
4)農產品營銷專業人才較少
5)銷售渠道長、環節多、效率低、成本高
6)農產品營銷規則有待規范
7)服務性渠道組織缺位
由于我國相關農產品營銷模式的研究剛走過起步階段,正進入發展階段,互聯網+背景下相關的農產品營銷模式的各方面統計數據和資料較少,加之本人的學歷背景與對資料的掌握程度,對農產品營銷模式的研究創新知識處在整合的一個初級階段。新農產品營銷模式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完成,且目前我國互聯網普及也處于攻堅克難期,很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析,對于已有研究的權威性以及實施后的效果都有待考證。對紅棗需求市場問卷調查中,樣本數量小,導致收集的數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7、預期的結果。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農產品傳統營銷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新的營銷模式應運而生。各營銷模式的獨立實施并不能夠同時為生產者、消費者帶來利益,只有將各模式相互融合,才能讓生產端、消費端的人員在收入上有“獲得感”.國家不斷出臺并完善相關政策,采取具體的措施,來促進互聯網與農業的融合。在供應鏈營銷模式和產業鏈營銷模式中,互聯網的普及、現代物流的建設、產品內容的研究、供應鏈上各企業緊密合作等都顯得極為重要,也是新的營銷模式實施的關鍵點。只有堅持創新理念,對管理和銷售模式進行創新,才能抓住新的機遇并應付時代給予的挑戰。借助各種模式的有機融合,促進我國農產品營銷的發展。在互聯網+背景下對農產品營銷模式創新研究的基礎上,對永和紅棗現狀、紅棗消費者市場需求分別進行了概括和調研,通過 swot 分析指出永和紅棗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將供應鏈和全產業鏈兩種營銷模式具體運用在永和紅棗中,以期解決當地紅棗的賣難問題。
相關文章
英語論文新增
英語論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