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論文開題報告范文精選
論文堡
日期:2023-11-22 19:02:31
點擊:776

本文是一篇開題報告格式,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這種文字體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今天論文堡為大家推薦一篇開題報告格式,供大家參考。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1978年起,國有企業改革已歷經三十余年,但由于中國特殊的歷史背景,國有企業治理的實際運行與現代企業制度仍有差距。從法律上來說,國有產權歸全民所有,但這是一個“消極”的資產所有者,即沒有人來爭索國有資產的剩余所有權,也沒有人為國有資產的損失負責。這就是一種明顯的“所有者缺位”的現象。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激勵約束機制能夠真正促使其所有者監督國有企業提高整體國有企業經營效率。這一點即表現在產權明晰等根源上,也表現在各項管理體制上。政府作為國有資產管理的代理人,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中,其職能與角色的轉換將是必然,正因如此,中國國有企業的治理整體上便體現為一種政府主導模式。由“所有者缺位”現象的普遍存在也可以看出,嚴格意義上的政企分開仍未實現。
在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監督體制中,這種矛盾也時有體現。從國有資產所有人、董會事、監事會、高層經營管理者之間的權責利關系并未理順,其委托-代理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而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擔負著發展民族工業、創造財富、擴大就業、維護穩定、保護環境、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依法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是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證。在其中加強國有資產的財務監督,完善財務監控體制是必然的選擇。
二、研究內容
本文的研究內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首先對國有企業現存財務監督體制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中的缺陷,通過對某特定大型國有企業的財務監督狀況分析,得出造成這些缺陷的原因;
2、然后研究企業財務監督體制的相關理論,包含委托-代理理論、激勵約束理論、公平與效率理論、財務管理相關理論等,并且重點分析了產權和監督的關系,得出了產權制度和委托-代理之間的相互關系,明確了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
3、設計國有企業監督體制的研究方向,提出財務監督體制建立的流程,并且確定財務監督體制評價因素集,包含財務、客戶、內部運營、企業發展等四個方面內容,再細化分為10個評價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指標權重,利用模糊數學方法建立財務監督體系模型;
4、根據評價模型的建立,采用asp.net、ado.net等技術,并在。net平臺c#開發環境下,以sql server數據庫為存儲介質,設計并開發b/s結構的財務監督評價系統;5,最后以某大型國有企業為實證研究對象,驗證財務監督評價系統的正確性,并提出建立財務監督體制方法。
三、提綱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2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2.1 研究內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財務監督評價系統的技術路線
1.3 論文完成的工作以及創新點
1.3.1 完成的工作量
1.3.2 本文創新點
2 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現狀分析
2.1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監督體制形成歷史-日趨完善的監督體制
2.1.1 國有企業的產生與發展
2.1.2 國有企業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
2.1.3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監督體制的形成
2.2 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中創新做法
2.2.1 股票期權
2.2.2 會計委派制
2.2.3 財務業績評價
2.3 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存在的問題
2.3.1 存在的主要問題
2.3.2 以某集團為例
2.4 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問題形成分析
2.5 小結
3 企業財務管理理論研究
3.1 相關理論研究
3.1.1 委托-代理理論
3.1.2 激勵理論
3.1.3 激勵約束
3.1.4 公平與效率
3.1.5 財務管理相關理論
3.2 財務監督體制研究
3.2.1 產權與監督
3.2.2 公司治理與監督
3.2.3 財務監督理論
3.2.4 財務監督權
3.2.5 財務監督執行中的分類
3.2.6 財務監督體制
3.3 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研究
3.3.1 國有企業經營管理體制研究
3.3.2 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研究
3.4 小結
4 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的建立
4.1 財務監督體制建立方法
4.1.1 完善公司治理與監管體制
4.1.2 明確財務監督體制設計原則
4.1.3 完善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的最優路徑
4.1.4 在體制完善的基礎上提高運行效率
4.2 財務監督體制相關配套措施的完善
4.2.1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建立財務監督流程
4.2.2 在建設財務監督體制中引入信息技術
4.3 財務監督體制基本框架構建
4.3.1 設立財務監督目標
4.3.2 建立財務監督組織結構
4.3.3 確定財務監督方式
4.3.4 明確財務監督的內容
4.3.5 建立基于平衡計分卡的財務監督指標體系
4.4 利用模糊數學方法建立財務監督體制模型
4.4.1 財務監督評價指標的選取
4.4.2 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
4.4.3 模糊評價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模型
4.4.4 財務監督評價等級劃分
4.5 小結
5 財務監督評價系統設計
5.1 系統技術方案
5.1.1 開發平臺及開發工具
5.1.2 ado.net 技術
5.1.3 ms sql server 2000
5.2 系統總體架構
5.3 數據庫詳細設計
5.4 功能模塊設計
5.4.1 安全認證
5.4.2 系統管理
5.4.3 個性工具
5.4.4 財務管理模塊
5.4.5 客戶服務模塊
5.4.6 企業運營模塊
5.4.7 企業發展模塊
5.4.8 財務監督總分模塊
5.5 系統安全性設置
5.5.1 網絡安全設計
5.5.2 數據庫安全設計
5.5.3 應用安全設計
5.6 本章小結
6 某集團應用財務監督體制實例
6.1 構建財務監督體制
6.1.1 建立財務監督目標
6.1.2 建立財務監督組織結構
6.1.3 財務監督組織內職責分工
6.1.4 財務監督評分
6.2 建立配套措施完善財務監督體制
6.2.1 通過流程控制財務風險
6.2.2 加強內部審計
6.2.3 借助信息技術實現高效的財務監督
6.3 小結
7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7.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三種研究方法:
一是比較分析法。比較現有財務監督體制同現代企業中的財務監督體制的區別,闡明國有企業應該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的監督體制。
二是文字說明與圖表相結合的方法。主要用文字并輔助圖表來闡述我國現代企業管理體制下的財務監督體制。
三是案例法。以某集團公司的財務監督完善為例,列舉出為完善財務監督體制應做的改應。
五、主要創新點
本文通過對委托-代理理論、激勵約束、公平與效率、財務管理相關理論的研究,以國內某大型國有企業為案例,進行實證分析,討論了如何建立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的完善方法、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評價模型、設計并開發評價系統、改善財務監督流程等。
本文的創新點有以下三項:
1、利用平衡計分卡方法構建財務監督指標體系;平衡計分卡是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發展四個角度,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其最大的優點在于四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在財務監督指標體系中引用平衡計分卡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考慮所有影響財務監督的指標,改善原先僅關注短期財務指標的體系缺陷,防范國有企業短期行為影響長期利益。以某公司為案例,在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發展四項一級指標下,設置了收入增長率、移動業務占比、增值業務占比、用戶數增長率、本地市場占有率增長、客戶滿意度、平均單店發展用戶數、萬元成本拉動收入、新增渠道網點數量增長率、員工滿意度等十個二級指標,來全面衡量該企業的財務監督狀況。
2、構建國有企業財務監督流程;對于一項體制,并非越完善就越好。因為體制要應用于企業管理實踐中,而過于完善的體制,往往意味著過于繁瑣的流程。對于企業,效率也是其追求的一個目標。效率是指在資源分配最優的前提下,達成目標。最優是指資源分配的一種理想狀態,我們能做的在完善國有企業財務監督體制中,應注意提高其運行效率。
首先應避免出現過度完善的問題。以一項財務審批流程為例:正常的流程為經辦人-部門負責人-財務主管-財務負責人-主管副總經理-總經理。但如果一個企業為了財務流程更加規范,將這個流程確定為經辦人-部門負責人-經辦人-財務主管-財務負責人-財務主管-經辦人-主管經營副總經理-經辦人-主管財務副總經理-總經理,則這個過程就是一種過度完善。即在不影響監督效果的前提下,盡量簡化流程,就可以提高財務監督的運行效率。
3、設計并開發國有企業財務監督評價系統;(1)確定財務監督評價的影響因子;(2)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3)利用模糊評價構建財務監督評價系統;(4)引入計算機軟件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對評價系統進行設計,最終完成了基于b/s結構的國有企業財務監督評價系統的開發。
六、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進一步熟悉畢業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確定并上交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論文答辯
七、參考文獻
[1]劉國良。有資產大趨勢[j].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21(1):22-25
[2]魏杰。構建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j].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25(3):42-47
[3]史金平。國有企業。委托代理與激勵約束[j].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20(1):67-70
[4]成思危。國企業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0,30(2):2-8
[5]何誠穎。國有企業改革與戰略性重組[j].中國財經出版社。2000,28(1):22-29
[6]孫小蘭。新世紀的國有企業[j].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20(1):67-69
[7]杜勝利。企業經營者業績評價[j].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26(1):26-29
[8]吳學淵,文涵。國有資本營運與監督[j].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30(2):2-8
[9]魏杰。建市場經濟下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j].“國研網”
[10]張先治。國有資本管理、監督與營運機制研究[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20(1):22-25
[11]曹鳳岐。股份制與現代企業制度[j].企業管理出版社。1998,30(2):2-8
[12]楊肅昌。國有企業財務監督機制研究[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20(1):78-79
[13]黃群慧。國有企業管理現狀分析[j].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20(1):22-25
[14]王風生。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之探索[j].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30(2):2-8
[15]秦領。財務總監委派制的探討財會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45(06):29-31
相關文章
英語論文新增
英語論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