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論文:小組工作在寧養志愿者培訓中的運用探析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一、背景與意義
1、背景
現今,由于癌癥患者的數量不斷上升,寧養療護逐漸被人們所知悉,且癌癥患者及其家屬對寧養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寧養療護是一項獨特的服務,對于寧養義工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技能有一定要求。近幾年,寧養志愿者的隊伍不斷壯大,志愿者參與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但在志愿者參與服務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志愿者流失率高,志愿者參與服務的技能有待提升,志愿者資源的整合利用率不高等。介于此,寧養志愿者的培訓管理成為一大重要問題。本文擬以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介入到寧養志愿者培訓中,以完善寧養志愿者培訓機制。
小組工作介入寧養志愿者培訓的目的在于以目前寧養醫療方面志愿者的現狀為切入點,以改進寧養志愿者所出現的主要問題為出發點,以小組工作的視角與方法為手段,通過以志愿者所服務對象(即貧困的癌癥晚期患者及其家屬)的需求評估以及志愿者自身的需求評估為依據建設和壯大寧養志愿者隊伍,從而更好的關注以及服務于貧困癌癥晚期患者及其家屬這一弱勢群體,幫助其恢復和發展個人和社會功能,進而使寧養服務以及醫療社會工作不斷地發展與完善。
由于寧養志愿者不同于普通的志愿者,寧養志愿者所服務的對象群體非常具有特殊性,所以寧養志愿者要有更加專業的服務方法與手段。本人正是基于這一特性,對寧養志愿者用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進行培訓提高與改進,使貧困的癌癥晚期患者及其家屬這一群體能夠更好的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支持。
2、社會工作介入寧養志愿者培訓的意義
首先,服務通過運用小組工作的專業方法對寧養志愿者自身進行需求評估以及對癌癥晚期患者及其家屬對于寧養志愿者的需求評估,了解到寧養志愿者的發展現狀,從而解決寧養志愿者在服務培訓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在志愿服務實務中的技巧運用問題,進而對寧養志愿者通過培訓進行改進與完善;形成一個具體有效的志愿者服務培訓體系。
其次,寧養事業還處于正在發展的階段,寧養機構的工作人員也需要大量的志愿者進行輔助工作,通過寧養志愿者的專業培訓、技能提升,可以為寧養事業提供人員支持,進而促進寧養事業發展的專業化與制度化,對寧養事業的持續發展有著不可避免的現實意義。
再次,寧養事業是服務于我國癌癥晚期患者及其家屬這一弱勢群體,通過對寧養志愿者的培訓與增能,可以使志愿者們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對象群體,使癌癥晚期患者及其家屬這一社會上處于弱勢的群體有了更進一層的服務于保障,從而促進社會的整體公平和穩定發展。
二、目前寧養志愿者中存在的問題
1、寧養志愿者的團隊合作不密切
寧養志愿者一般都是以大學生群體為主,而大學生都是來自不同的學校,所以聯系不是很密切,基本呈現出散亂的狀態,所以需要通過培訓加強志愿者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
2、寧養志愿者的服務缺乏持續性
寧養志愿者的群體中主要以在校學生為主,學生們平時在學校還有繁重的學業,所以做志愿者的時間有限,大多的寧養志愿者都不能做到持續服務,時間上都有很大的分散性,有時會出現時間沖突。
3、寧養志愿者的相關知識欠缺
寧養志愿者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普遍是欠缺專業知識,這個專業知識不僅僅要求醫療方面的知識還有與服務對象溝通中的一系列心理、心靈方面的知識。我們針對這一現象,在志愿者培訓方面加大了相關知識培訓。首先,是寧養志愿者醫療方面的相關培訓:在志愿者培訓時這方面主要由機構老師進行詳細講解,提醒志愿者了解患者的病癥以及用藥情況,還有相關的壓瘡、便秘等常見患者癥狀的處理。其次,志愿者疏導患者心靈、心理方面的培訓:在培訓志愿者過程中,我們通過個案訪談、小組活動等方式讓志愿者們加強對患者心靈、心理的疏導。最后,是對寧養志愿者面對死亡的教育:在我國,傳統的醫療教育理念都是把死亡歸因于醫生的過錯或家人放棄治療等方面的過錯,而不認為是生命的客觀自然規律。所以在寧養志愿者中,我們要培訓志愿者的尊重生命,尊重死亡的理念,要讓患者有尊嚴的死亡,不要讓患者在折磨痛苦中去世,要讓患者平靜死亡。
三、社會工作在寧養志愿者培訓中的應用過程
寧養療護是一項獨特的服務,對于寧養義工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技能有一定要求。近幾年,寧養志愿者的隊伍不斷壯大,志愿者參與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但在志愿者參與服務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了更好的發展寧養志愿者隊伍,提升志愿者服務技能,強化寧養志愿者助人理念,有效的整合寧養志愿者的資源,本文以小組工作的方法介入到寧養志愿者培訓中。
主要開展了五次小組活動,分別以“走進寧養”、“義工知多少”、“團隊協作”、“技能大練兵”、“能力提升”為主題開展小組活動,通過各次活動讓組員認識寧養、了解服務機構,增加相關的寧養服務知識背景以及專門的技術方法,學習尊重死亡的理念,規范寧養志愿者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技能,促進組員志愿者服務技能的學習和提升,并讓寧養志愿者充分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增強寧養志愿者團隊的凝聚力。
1、小組目標
(1)總目標。將社會工作與醫學相結合,為寧養患者家屬提供一種新型有效的減壓途徑,從而使患者能夠得到更好地照顧,進而為醫務社會工作的本土化發展提供一條可行路徑。
(2)具體目標。鼓勵小組成員釋放自己,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首先,為小組成員提供支持;其次,為患者家屬進行相關照顧技巧的培訓;第三,增強寧養志愿者團隊的凝聚力,促進志愿者提供寧養服務的持續性;第四,為小組成員進行死亡教育,提升志愿者尊重生命,尊重死亡的理念。
2、小組活動的具體實施
第一節,走進寧養。主要通過本次活動讓組員以及工作者之間相互認識、建立關系,讓組員認識寧養、了解服務機構,從而為后面培訓的開展做準備。
第二節,義工知多少。志愿者服務在現在發展越來越成熟,但是寧養志愿者較一般志愿者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在培訓志愿者的時候要給他們講解相關的知識背景以及專門的技術方法。
第三節,團隊協作。讓寧養志愿者充分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每個人在團隊中都是不可替代的。從而增強寧養志愿者團隊的凝聚力,促進志愿者提供寧養服務的持續性。
第四節,技能大練兵。寧養療護是一項獨特的服務,對于寧養志愿者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技能有一定要求,志愿者服務技能的培訓,旨在促進組員志愿者服務技能的學習和提升。
第五節,能力提升。寧養療護是一個專門的獨立學科,對于寧養志愿者來說不僅需要有專業知識、技術、技能和工作態度的培訓。更重要的是對其進行死亡教育。因此本次小組的主題是培訓志愿者的尊重生命,尊重死亡的理念。
四、總結與反思
1、總結
通過參與觀察等方式發現寧養志愿者在培訓、工作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寧養志愿者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其功能與作用,從而導致了資源的浪費與流失。針對這一現狀,將社會工作中小組工作的工作方法應用到寧養志愿者的培訓與管理中,使得以小組的形式規范寧養志愿者這一群體培訓機制。通過社會工作介入到寧養志愿者培訓中,不僅僅為寧養志愿者的培訓提供一條新型可行路徑,也為我國醫務社會工作提供了實務經驗。
2、反思
首先,為避免造成資源浪費,應該加強對寧養志愿者的培訓及管理。因此,除了小組工作以外,應該輔之以必要的其他手段和途徑,例如個案工作、社區工作等等。此外,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除了要關注對志愿者的能力要求外,還應該關注志愿者的實際需求,將社會工作與服務對象的實際相結合,更有助于寧養志愿者培訓的順利開展。
其次,由于個人自身的理論和相關的實踐經驗不足,因此在小組前期的需求評估階段所調研的對象相對較少,不能夠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各個年齡段志愿者的不同需求,所以,要加強對大學生群體志愿者的了解。
最后,本次小組的持續性較差。本次小組活動是在個人實踐過程中進行的,實踐結束后就沒有繼續跟蹤與關注,因此缺乏持續性。在以后的研究中,這一問題需要多加關注。
參考文獻(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