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體學碩士論文如何選題?

很多人問我碩士論文該如何選題。其實我認為,好的論文應該是研究成果的自然體現。就例如說新聞媒體學論文,首先是你再顯示生活中發現了問題,然后對問題進行研究探討,這樣的論文才具有應用價值與創新性。如果為了寫論文而寫論文,反而會失去了寫論文的初衷。不過對于研究生來說,確實是為了畢業而寫論文,并不能做到“自然選題”。那么碩士論文如何選題才合適呢?本文以新聞媒體學為例,談談碩士論文的選題方法。
1、如何發現問題
寫論文先要做研究,做研究先要有問題可研究。所以說寫論文從看論文開始,做研究從找問題開始。那么,問題從何而來?不是老師給你,而是你自己去思考去尋找。問題要從如下幾方面去發現:
從社會實踐中找,理論就是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去的東西;
從傳媒發展中找,傳媒發展尤其是當今轉型面臨各種問題;
從理論盲區中找,就是前人沒有研究過或研究不夠的地方;
從認識誤區中找,通過分析批判可以發現認識中存在問題;
從橫向比較中找,可從同類事物的不同中發現問題和規律;
從縱向梳理中找,在歷史的發展和變遷的拐點上找到問題;
從學術爭論中找,不同學術觀點爭鳴可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問題分為真問題與偽問題、大問題與小問題、新問題與老問題之分。我們要找真問題而不是假問題,真問題就在不斷的拷問和追問中獲取,就在不斷的討論和爭辯中聚焦。做研究要有求異思維和批判意識,不迷信權威,不輕易相信,不盲目接受。當你的問題不停地找到,又不斷地得到解答,那么在哪些不能得到滿意答案的地方或許就有值得去做研究的選題。
2、怎樣選題才恰當
選題就是一個要通過做研究來回答的有價值的問題,定選題也是一個尋找問題討論問題的過程。在找選題過程中有些同學容易陷入這樣的誤區:一是把研究對象看作研究問題。常常有同學這樣問,這個東西還沒有人研究過,可不可以研究?其實他說的往往是研究對象而不是問題,沒有人研究它也許說明這里面并沒有值得研究的問題。二是不少同學是憑興趣去做研究,不管有沒有真問題,是否值得去研究。
學習要取長補短,研究要揚長避短。研究者要根據自身條件、學科背景、擁有資源等因素來確定自己的選題。選題過大是研究生的通病,有的選題簡直可以寫一部書了,如中國……發展研究。此類選題往往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缺少可行性或可操作性,比如你要做實證研究卻缺少實地考察的必備條件。或者你要做某一領域的研究卻沒有相關學科的理論積淀,你臨時抱佛腳的話,很難做出成果。對于在職研究生,往往有很強的行業工作思維,很容易把工作中遇到的具體操作問題拿來作選題,此類選題只能寫成業務報告和工作總結。因此,既要立足行業更要超越行業,以客觀中立的立場,以學術眼光來尋找其中的理論問題。
什么是好的選題呢?著名數字家華羅庚說過要研究有生命力的數學。我鼓勵同學們研究有生命力的新聞傳播學,鼓勵研究生勇于理論創新,不懼怕難度大的選題。當然根據個體情況力求難度適中。另一方面,研究生要把大課題細化為可以具體操作、保證完成的小題目,小題大做易寫深寫透,要避免大而空。因為研究生的學習時間有限,碩士學位論文3萬字容量有限,能夠將一兩個問題說清楚,有新意就很不錯了。
3.選題示例分析
好的選題,我認為有兩個標準,一是真問題,二是有價值的問題。價值包括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二者必有其一。那么,如何入手呢?下面通過兩個案例來說明。
案例一:網絡電視研究
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電視以其互動性、可選擇性以及強大的個性化服務功能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和接受。為了能夠了解網絡電視用戶的使用情況,研究影響用戶對網絡電視選擇和使用的因素,將以美國學者羅杰斯的創新擴散理論為理論支撐,運用實證研究的方法,描繪網絡電視用戶的結構特征,建立網絡電視用戶的行為模型。
通過對國內外關于網絡電視的現狀分析,確立了以網絡電視用戶的使用行為為研究。重點論述網絡電視的受眾,從網絡電視受眾的概念及特征入手,進而歸納出關于網絡電視受眾的行為特點。總體上,將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分為樣本的個人因素和創新的特征因素,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年齡、身份屬性、受教育程度和經濟狀況,創新本身的特征因素包括節目內容的豐富程度、畫面清晰度、視頻流暢度、操作界面的難易程度、廣告彈出數量、廣告持續時間和節目的更新速度。最后對網絡電視市場的未來發展提出具有現實意義的建議。
點評:這是研究的對象,不是研究的問題,很容易寫成業務總結。
案例二:如何做好媒體微信公眾號?
貌似提出一個研究問題,這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但不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學術問題。首先問題很大,這是許多問題的集合;其次不是一個理論問題,它是研究運營實務,而非研究運營中面對的理論問題。比如傳統媒體與公眾號是兩類不同的媒體,傳播方式不同,媒介形態不同,如何轉換或融合?我們可以從不同學科視角對這里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同時,切入口要小一些。
例如:傳播學:從信息傳播到關系傳播——論媒體公眾號的傳播變革或以xx公眾號為例
社會學:論媒體微信公眾號中的“雙重嵌入”
傳媒經濟學:媒體對接平臺的實證研究——以媒體微信公眾號為考察對象
除此之外,我還有四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1)學習要取長補短,研究要揚長避短,充分利用自己擁有的學科和專業優勢來做研究。
(2)新聞學是文科里的工科,傳播學是文科時的理科。關注現實,超越現實,不斷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和理論水平。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在學科的交叉或邊緣處較易取得突破,跨學科研究是一種發展趨勢。
(4)研究需要討論和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師”,多與導師討論,多與同學和其他老師交流,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尋師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