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設計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精選
論文堡
日期:2023-11-20 17:12:56
點擊:1148

本文是一篇開題報告格式,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這種文字體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今天論文堡為大家推薦一篇開題報告格式,供大家參考。
一、研究背景
20世紀40年代后,項目管理作為一種新的項目管理辦法開始出現。然而,在50年代后項目管理才開始真正被人們所認可,1957年美國杜邦公司的維修停工時間從12小時減少至7小時;1958年美國人的北極星導彈設計將設計階段的竣工時間提前了兩年。在此之后,項目管理的基本理念便引起了世界各國人民的高度關注。
伴隨著我國當前經濟的大力、持續進步,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建設部、國家計委與經貿委已經聯合發表出了《關于進一步推行工程總承包與工程項目管理的指導意見》及《工程項目管理方法》,制定了項目管理的施行細則與標準項目工程的根本做法,期望能夠加快項目工程實施的法制化、標準化、科學化,從而進一步指導我國項目管理工作的進行,使我國的項目管理進步程度能夠達到國際慣例水平。
施工組織設計作為對項目工程進行科學施工管理(項目管理)的必要手段,它是每個項目工程在設計招標以及施工實施階段前都必須提交的一項技術綜合性文件,涉及施工全階段各項活動實施的技術、經濟和組織計劃,能夠確保項目工程施工的協調性、均衡性、經濟性和連續性等等。于是,項目工程中的施工組織設計對于組織能夠按時、優質并且高效、低耗的完成工程施工任務起著決定性的指導作用。
橋梁是作為現代社會一種常見的項目工程,它是社會交通網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度被人們稱為交通道路上的“咽喉”.這樣看來,橋梁的建設在社會交通網絡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甚至可以看成是危及生命的重中之重,因此,較公路工程而言,橋梁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需要引起每個施工單位更加地謹慎和重視。
二、研究意義
基于施工組織設計在橋梁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前坪大橋為例對橋梁工程進行了研究分析,并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進一步根據其工程數量表、設計圖紙、施工組織方案意見、總概以及本單位的施工能力等,編制了前坪大橋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并且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對人員安排、勞動力投入、機械投入、工期安排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詳細的說明。
在本文中,針對前坪大橋項目工程編寫了具體的施工組織設計,目的就是將項目施工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施工工藝與方法都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布置,以確保能夠在既定的時間、場地內有計劃、有組織、均衡地對項目工程進行施工與管理,使得整個項目工程在施工時間上耗時短;資源使用上消耗少;工程質量上精度高;項目功能上足夠好。在論文的最后,又給出了該項目工程的雨季和夜間施工措施,以及工期、質量、安全與環境保障措施,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該橋梁工程能夠在更加嚴謹的態度中被完成,保證了該項目工程低損耗、高質量的完成。
施工組織設計被人們稱為項目工程之靈魂,它涉及到一個工程的方方面面。
施工組織設計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將來信息化與現代化更加進步的社會,施工組織設計將變得更加科學、合理和人性化,發揮其更大的指導作用。本文針對前坪大橋項目工程做了一個有益的量化分析探索,并編寫了與其相應的施工組織設計,期望能夠為今后橋梁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與理論依據。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的項目工程管理中,也特別注重施工組織的設計。于1928年世界上第一套健全的水電站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出現,在此之后,蘇聯工程師通過對其進行探索研究,就預示著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的逐步形成。施工組織設計方法逐步形成、發展并趨于完善。近年來,國外一些學者對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了大量的分析探索。
fox和stephen(2014)針對于美國的施工環境,就如何提高項目工程的施工效率與施工質量,進一步強調了施工組織設計編寫與制定的重要性。pulaski和michael(2005)為了能夠對項目工程的施工進度與成本進行全面的監督和控制,他們成功克服了傳統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原則,并按照施工材料的供應編寫與制定了施工組織設計。
20世紀中期,美國學者bellmen通過研究探索出了一種關于施工組織設計的動態優化方法,成功完成了施工組織設計從靜態預控向全過程優化的轉變。很多國外學者也已經將虛擬現實技術成功運用到了項目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中,為施工組織設計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期望能夠為現實生活中的各項項目工程提供有力的技術與理論支撐。peter和love(2007)等人通過利用計算機虛擬技術,設計出了一個項目質量信息管理系統,并進一步驗證出這個新系統能夠有效幫助項目管理者避免和彌補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可能出現的失誤。husin(2003)等人通過對基于互聯網的cad-i cad的應用現狀及其應用可能性進行分析,研究了對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影響。
caneparo和luca(2010)將網絡技術與虛擬技術相結合,探索出了網絡共享下的虛擬組織系統,并成功將這個系統運用于德國一座大橋的組織設計。craig(2002)等人通過探索出異步合作系統,使得不同地點的不同設計人員在同一時間對同一項目進行組織設計成為了可能。cheng和ko(2004)等人針對于施工組織管理中經常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借助計算機仿真模擬系統構建了多元化的智能決策系統,成功對神經遺傳算法、模糊邏輯決策法和網絡法進行了整合。
一些國外學者一直都沒有停止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優選方法的探索研究,其中以運籌學優選法、模糊數學法和遺傳算法等為主要研究手段,bromilow(2008)根據項目工程的特點,通過利用非線性規劃法對施工方案進行了深入法人研究和優化,atkinson(2004)針對于項目工程的目標要求,通過借助目標規劃法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進行了對比優化,malekly和 mousavim(2010)等人針對目前施工組織設計中普遍存在的技術水平偏低和缺乏可操作性等問題,運用動態規劃法對施工方案就行了彌補和修正。
四、研究內容
本文從實際情況出發,模擬了前坪大橋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整個過程,同時,為了保障前坪大橋的順利完工,又給出了在不可避免的遇到雨季和夜間施工的情況下的相對應對措施,以及給出了前坪大橋項目工程的四種保障體系(包括:質量保障體系、工期保障體系、安全保障體系以及環境保障體系),期望能夠保證這個項目工程的圓滿竣工。本設計的組織結構可以劃分為以下5個章節。
第1章:緒論。這一章節主要介紹了國內外關于橋梁項目工程的研究進展以及發展趨勢,闡述了本設計研究的背景與意義,給出了本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第2章:相關理論。這一章節是本文的基礎章節,對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含義、特點、編制原則及內容進行了簡單概述,它是下文對實際工程進行分析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3章:前坪大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本文的重點章節,針對前坪大橋項目工程,主要從四個方面對其進行了施工組織設計。
第4章:前坪大橋工程施工組織過程管理。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點章節,涉及前坪大橋的整個施工過程,主要闡述了前坪大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藝與方法,為前坪大橋的順利施工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此外,針對前坪大橋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雨季施工與夜間施工的情況,給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這也是前坪大橋施工程序的重要步驟,保障前坪大橋施工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
第 5 章:前坪大橋工程施工管理的保障措施。這一章節是本文的結尾,但是相對于本文三四章節同樣重要,因為它保證了前坪大橋的順利實施,使其能有一個完美的落幕,真實確保實現了該項項目工程的高質、高效和安全性。
五、研究方法
(1)建筑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便是建筑施工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建筑施工單位的行業信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為了達到研究目的,本論文以規范、定量研究為主要方向,對建筑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分析。
(2)文獻綜述法。查閱施工組織設計方面的基礎理論與研究方法;查閱國內外施工組織設計方面的資料與參考文獻。對有用資料進一步歸納總結,分析了前坪大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
六、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進一步熟悉畢業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確定并上交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論文答辯
七、參考文獻
[1]fox stephen. construct ability rules: guidelines for successful application to the customconstruction[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2002,20(8): 689-696.
[2]pulask i, michael h. knowledge of the construction design[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management, 2005: 911 -919.
[3]song j.y.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juancheng yellow riverhighway bridge[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0(42):266-269
[4]alexandros a. optimal probabilistic design of seismic dampers for the protection of isolatedbridges against near-fault seismic[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1, 12(33), 3496-3508.
[5]peter y, love y, and zahir i. using ant colony al-gorithm to solve construction time-costtrade-off problem[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2007(41):176-180.
[6]husin, rizal, rafi, ahmad. the impact of internet-enabled computer-aided design in theconstruction industry[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3, 9(9): 509-513.
[7]caneparo b, luea t. shared virtual reality for design and management: the porta susaproject.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0(1): 217-22.
[8]craig y, david l, and zimring c. support for collaborative design reasoning in sharedvirtual space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2, 2(12): 249-259.
[9]cheng m y; ko c. object oriented evolutionary fuzzy neural inference system forconstruction management[j].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 management magazine, 2004,129(3): 41-46.
[10]bromilow t.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rial emphasis[j]. the ninth edition. 2008(6):28-29.
相關文章
會計論文新增
會計論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