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法[獨家講解]

博士論文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法怎么寫?學至博士,想必你已經很優秀了,也發表過不少的論文了,同樣也撰寫過不少的開題報告。那么博士論文的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呢?博士論文的開題報告的意義在于其是開展學位論文工作的基礎,是保證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開題報告的研究就是博士論文“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因此十分重要,那么是怎么研究的呢?接下來就請跟隨本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博士論文開題報告研究方法
(一)調查法與實驗法
1、調查法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并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制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實驗法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干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于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二)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方法排斥價值判斷,規范研究方法卻以價值判斷為基礎。
1、規范研究方法規范研究方法以某種價值判斷為基礎,說明經濟現象及其運行應該是什么的問題。規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觀現象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標準作為經濟理論的前提,并以該標準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依據,以及研究如何使經濟現象的運行符合或實現這些標準。
規范研究方法以某種價值判斷為基礎,解決客觀經濟現象“應該是什么”的問題,即要說明所要研究的對象本身是好還是壞,對社會具有積極意義還是具有消極意義。規范研究方法研究經濟現象的出發點和歸宿離不開價值判斷。規范研究方法,就是從價值判斷出發來研究經濟現象,并研究如何實現上述標準。
2、實證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于說明各種自變量與某一個因變量的關系。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的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么”的問題。實證研究法試圖超越或排斥價值判斷,只揭示客觀現象的內在構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聯系,歸納概括現象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實證研究法的步驟:
(1)確定所要研究的對象。分析研究對象的構成因素、相互關系以及影響因素,搜集并分類相關的事實資料。
(2)設定假設條件。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對象的行為是由其特征所決定,試圖把所有復雜因素都包括進去,顯然是不現實也不可能的。為此,必須對某一理論所使用的條件進行設定。當然,假設的條件有一些是不現實的,但沒有假設條件則無法進行科學研究。運用實證研究法研究問題,必須正確設定假設條件。
(3)提出理論假說。假說是對于現象進行客觀研究所得出的暫時性結論,也就是未經過證明的結論。假說對研究對象現象的經驗性概括和總結,但還不能說明它是否能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
(4)驗證。在不同條件和不同時間對假說進行檢驗,用事實檢驗其正確與否。檢驗包括應用假說對現象的運動發展進行預測。
(三)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
1、定量分析法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2、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四)文獻綜合法與個案研究法
1、文獻綜合研究法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于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于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2、個案研究法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二、博士論文開題報告的要求
1. 針對自己選題所涉及到的背景、方案以及其它方面的問題,說明當前該領域主要有哪些解決方案,以及這些方案各自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尤其是分析清楚那些不足,才能成為論文的選題依據。此外,知識産權、核心技術、購買成本、安全性、需求特殊性等問題也可成為選題依據。
2.本部分內容必須是與自己的選題直接相關的內容,無關的內容不要寫入。論述要簡明扼要,要客觀論述,不要亂用形容詞和隨意下結論。最好分析相關領域對研究主題的研究現狀,最后給出你的結論。
3.通過前面的背景、意義與現狀分析,在這里一定要總結出幾個與你的論文實現的目標直接有關的、現在還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將成爲你論文所要解決的核心!在后面的研究目標和實施方案中,除了具體的方案外,必須陳述所選方案是否能解決或者緩解這里的一個或幾個問題。
三、博士論文開題報告寫作時會遇到什么問題
于文獻閱讀量不夠,不深入,或者選擇一些網站或雜志的泛泛的介紹性文章,所以,內容大而空,很淺顯。像一個知識普及的內容,與題目涉及的具體領域不沾邊。內容包羅萬象,上下幾十年,與題目有關和無關的東西都陳述出來,結果失去了寫這部分內容的目的與主題。隨意下結論了要表示本課題的有效性,缺乏有說服力的分析對比,或者分析對比的方式根本推導不出你的結論。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為大家講解了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法、開題報告的撰寫要求以及開題報告寫作時會遇到的問題。希望以上的文章內容能對各位博士、準博士們發表論文有所幫助。如需其他論文方面的幫助還請在本網站相應區域進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