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開題報告寫作注意事項

在選題與文獻搜集工作完成以后,就要準備開題報告了。所謂開題報告,其實就是博士生向導師匯報論文準備情況,并請求指正與批準。一般來說,博士論文的開題報告包含選題,文獻綜述(除了開題報告之外,博士生還要寫專門的文獻綜述報告,可以結合起來做),研究的目標,研究的內容,方法,創新,技術路線,研究的可行性等內容,讓導師對自己的研究思路有明確的認識,從而達到進一步明確研究目標,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獻和研究方法方面從老師那里獲得更多幫助的目的。
在寫作開題報告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開題報告的性質任務是匯報自己的研究工作準備情況,包括文獻資料的收集,研讀情況,研究的初步思路,可行性等,同時接受老師們的建議。所以,開題報告與畢業答辯是不同的,學生面對老師的態度不是辯論,而是“咨詢”,應該借助這個機會盡可能多地向老師們請教,獲得更多的幫助和信息。根據以往的經驗,這個過程對于以后的研究和論文寫作有著極大的幫助,同學們應該加倍注意。
(2)在研究的內容中應該寫出要研究的各個方面,要把研究這些方面的問題,方法,初步的思路,可能出現的難點以及如何去應對和解決這些難點的準備性思路都寫出來,但文字要簡練,因為只是初步的構思,不必長篇累牘。
許多人在這部分內容的寫作上把研究內容寫成象一本書和是畢業論文的目錄,這是不符合要求的。
博士論文開題報告寫作順序:
(1)選題的意義,包括理論和實踐上的意義
首先,要說明選題在理論上可能會有什么樣的貢獻,要說清楚這一點實際上對同學的要求是很高的,因為只有充分掌握了相關的文獻以及對于這個領域中的理論發展有充分的了解情況下,才可能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然后,要說明研究這個問題在實踐上的價值,這需要對于所研究問題的實際用處有所了解;一般地,選題要具有“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還要有方法論上的意義;“重要性“指研究的問題關系到理論上和實踐上的重要突破口,對于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福祉具有關鍵性的推進作用。
再者“可操作性”指預期可以在規定的論文期限內完成,即可以做出來,所以要對難度進行評估,既不要選太容易的題目,也不要選擇過于難的題目;“方法論上的意義”是指研究這個問題預期會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最后,在科學研究中,新方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事實上,有些研究得到的結果可能是平凡的(即人們早已經知道的,或者憑直觀就知道的),但是,運用新方法研究這些問題也是有價值的;譬如,老農民可能有許多完全憑經驗的方法去預測天氣,可這一點也不妨礙科學家運用包括stocks方程在內的空氣動力學的新方法去預測天氣,盡管在開始還很難說這種新方法就一定比老方法來得準確一些;方法運用在博士論文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開題報告中要求有對于使用什么樣的方法予以專門的說明;
(2)研究的理論和實踐的背景,理論基礎研究及回顧等
(3)國內外文獻綜述
(4)問題的現狀,根源以及成因分析
(5)模型或者指標體系研究(構造)
這部分是論文的核心,是創新出現的地方,是衡量論文學術水平的關鍵部分,通常要有數量模型或者是數量指標,也是單獨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內容抽取部分。
(6)案例分析或實證分析部分
通常是運用計量經濟模型對前面得出來的理論創新結果進行檢驗或者是用案例進行驗證。
(7)政策建議
如果說前面的理論研究是對于經濟管理問題進行的診斷的話,這里就是在診斷結果的基礎上開出藥方,對于解決所研究的問題提出基于自己的理論研究的政策建議。在這里。許多同學愛犯的毛病是提出的政策建議的思路與自己在前面進行的理論研究之間沒有什么關系。
當然,不是說所有的博士論文都應該按照上面的內容順序來寫,這里這是提供一個參照。但是,大多數論文的內容組織基本上是按照這個框架來做的,或者說在這個框架上作一些變動后進行的。
創新部分是論文的亮點,要“具體”,“恰當”地寫出創新的要點。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與現有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說出來,還要說出自己的思路在什么地方比起現有的研究要高明一些,否則就不能說是“創新”。
技術路線一般是指研究的準備,啟動,進行,再重復,取得成果的過程,不是指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更不是指答辯的準備和進行過程,許多同學會出現這些偏誤。
開題報告一定是在文獻收集和研讀過程之后進行的,因為根據上面說明的邏輯,在之前就做開題報告是不可能按照開題報告應有的內容進行的。所以,為了開題,文獻收集和研讀是要盡快進行的,要抓緊時間做。
方法運用應該寫得具體一些,許多同學把這一項寫成“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理論分析與實際運用相結合”等諸如此類的大框框,一點也不具體,實際上不知道他到底要用什么樣的方法;這里要寫出具體的方法,如運用博弈論的方法,計量經濟學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甚至更加具體到如“通過在索洛模型中植入不可再生資源投入變量,然后研究人均收入可持續增長是否可以實現或者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可以實現,從而獲得有關可持續發展新模型的方法”等等。